7月22日,在沈陽中國工業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制造2025·國家千人計劃”、第二屆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主題峰會上,什么是智能制造的內涵、轉型升級的沈陽制造如何把握機遇成為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智能制造“換道超車”的中國機會
《中國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也為處于轉型升級的沈陽制造業指明了奮斗目標。近五年來,沈陽制造形成了發展智能制造的共識,并形成了千帆競發的局面。政府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城市共同行動加以推動,出臺了諸如《沈陽市“中國制造2025”實施方案》《沈陽市高端裝備創新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沈陽市綠色制造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等計劃,強力推動汽車、機械裝備、電子、航空等行業智能升級示范項目,積極協調一批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啟動智能升級戰略。企業更是主動作為——傳統企業加快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以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新型戰略產業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搶占行業制高點;汽車等行業,加快智能化布局,努力爭奪行業話語權;工業園則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推動智能制造生態建設。
在發展智能制造中,沈陽涌現出一批走在全國前面的智能制造典范。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沈陽機床通過發展i5智能機床和智能工廠,并在制造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深刻地變革,與海爾等企業一起被工信部譽為“中國制造2025”樣本。新松機器人作為新興戰略產業代表,不僅在智能產品制造上推出了工業機器人等引領全國的產品,還在世界上率先推出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生產線以及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成為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引領者。繼在鐵西區建設世界最環保、技術最先進的汽車工廠后,華晨寶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大東區建設的新大東工廠于今年5月開業。這座新工廠被稱為寶馬集團海外最智能工廠,其大量采用大數據、智能化的設備及系統,并實現了個性化訂制生產,成為最體現“德國工業4.0”的汽車企業。中德裝備制造產業園,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政策,積極吸引智能制造企業落戶,不斷打造智能制造生態環境,并正在向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合作主題的戰略平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的重要載體邁進。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這無疑將大大推動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目前,發展智能制造已形成了全國共識,并正在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全國行動。
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智能制造方面與世界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盡管我國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與美德等國有一定差距。專家學者紛紛表示,智能制造作為一種“顛覆”傳統制造的生產方式,代表人類制造業未來,我國企業不僅要順應,更要通過發展智能制造搶奪在世界制造業中話語權、實現“換道超車”。